2025年9月19日至20日,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主办,吉林农业科技学院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非遗分会承办;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中药学院、浙江向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北京京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延边檀君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的“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长白山人参发展研讨会”在北京丰台区大成路非遗产业园召开,非遗分会理事成员以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,共同参与此次盛会。

做为灵芝非传承人、非遗分会理事,应邀参加,并同应达时会长、菌物学家包海鹰教授、以及“长白山采参习俗”赵炳林老师深入的交流。
同国家级非遗“应氏奇穴疗法”传承人应达时会长

同国家级非遗“长白山采参习俗”传承人赵炳林
灵芝同人参一样,为祖国中医药宝库的明珠,也是享誉世界的中药材。灵芝有仙草的美誉,祥瑞的象征,可食可药可赏,尤其是灵芝做为食材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,为灵芝产业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,释放了灵芝市场活力。特别是灵芝产学研联动结合,让更多的人了解、认识、受益于灵芝。
人工培育的成熟桑黄子实体
桑黄是一种中国地道的古老药用菌,目前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吉林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药用菌物资源及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室主任包海鹰教授,就桑黄的前世今生做了系统的梳理,对桑黄的药理作用及机制(特别是消解结节)进行了重点解析,并就桑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挖掘的潜力及前途进行了展望。我做为一名多年菌物人受益匪浅,备受鼓舞。

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张贞贞博士主持,国家级非遗“应氏奇穴疗法”传承人、非遗分会会长应达时教授首先致欢迎词,国医大师包金山教授致开幕词,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尹柏双校长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关秘书长出席并发表讲话。


本次学术会议以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助推民族医药非遗传承与保护”为主题,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。
做为灵芝非传承人、非遗分会理事,应邀参加,并同应达时会长、菌物学家包海鹰教授、以及“长白山采参习俗”赵炳林老师深入的交流。

同国家级非遗“应氏奇穴疗法”传承人应达时会长

同国家级非遗“长白山采参习俗”传承人赵炳林
灵芝同人参一样,为祖国中医药宝库的明珠,也是享誉世界的中药材。灵芝有仙草的美誉,祥瑞的象征,可食可药可赏,尤其是灵芝做为食材被纳入药食同源目录,为灵芝产业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,释放了灵芝市场活力。特别是灵芝产学研联动结合,让更多的人了解、认识、受益于灵芝。

人工培育的成熟桑黄子实体
桑黄是一种中国地道的古老药用菌,目前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吉林农业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药用菌物资源及开发利用重点研究室主任包海鹰教授,就桑黄的前世今生做了系统的梳理,对桑黄的药理作用及机制(特别是消解结节)进行了重点解析,并就桑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挖掘的潜力及前途进行了展望。我做为一名多年菌物人受益匪浅,备受鼓舞。


本次学术年会特设“长白山人参发展研讨会”,特邀国家级非遗项目“长白山采参习俗”代表性传承人赵炳林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王士杰教授、延边檀君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增哲作为主讲嘉宾,围绕长白山人参的文化传承、资源保护、产业化开发及科技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。

参会者普遍认为,本次大会通过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入的专业探讨,显著提升了各界对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内涵的认知层次,为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大家一致表示,本次大会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,也进一步明确了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方向,为未来非遗保护和人参产业的深入研究、政策制定和实践应用提供了重要启发和扎实的参考。






